手机版 近在咫尺網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函數是什麽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函數是什麽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函數是由兩個非空數集A,B之間的一個對應關係確定的,其中A稱為函數的定義域,B稱為函數的值域。
函數是特殊的映射,而映射是函數的一般化。映射對於集合A,B不要求是數集,可以是其他的集合,比如說,A是數集,B是圖形集合;A是平麵圖形集合,B是平麵圖形麵積的集合等。
學習函數,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函數的三要素:定義域,對應關係(就是對應法則)和值域。永遠記住一句話“解答函數相關的題目,定義域優先考慮”。
函數的定義域就是使得函數有意義的變量X的取值範圍,對應法則就是X與Y的關係,而值域看是簡單,但是掌握求函數值域方法是關鍵,尤其是理解函數值域的求法是“沒有固定的方法”,但是隻要掌握了一般的方法就可以做很多題目了。比如“配方法”,“換元法”,“三角轉換法”,“不等式法”,甚至是現在新課程不涉及的“反函數法”等等。當然,還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判別式法”。
至於函數的圖像,首先要理解一次函數(包括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的圖像,這是高中學習其他函數的基礎。掌握這些函數的圖像(包括圖像的平移,如何由一個函數得到另一個函數,他們是怎樣平移得到的,而函數的旋轉就不說了,很複雜,通常不涉及),比如由函數y=x怎樣得到y=|x|,由函數y=x^2+2x-3怎樣得到y=x^2(也可以反過來)等。
下麵說說畫函數圖像需要注意的地方:
1、直角坐標係必須標明x,y軸和原點O;
2、函數與橫軸和縱軸的交點:
3、規範化作圖。
能夠很好地運用函數圖像解題是學習函數的優勢,也是培養數學思維方法中的“數形結合法”的關鍵。下麵舉例說明
例題:作圖y=|x-1|,並說明如何由y=x-1得到。
解:y=|x-1|=x-1,x>=1或y=-x+1,x<1(應該用大括號括起的,寫成分段函數的形式,這裏沒辦法了,應該理解的)。
1、建立直角坐標係,標明橫縱軸和原點;
2、首先繪製函數y=x-1的圖像,然後根據x>=1,將x<1的部分擦去(最好畫成虛線);
3、同法,繪製函數y=-x+1,注意到它的定義域為x<1,把x>=1的部分擦去;最後剩下的就是y=|x-1|的圖像了。
其實,你應該發現了,我們隻需要作函數y=x-1在區間[1,+inf)上的圖像,然後作該部分圖像關於直線x=1對稱圖像就可以的得到了。
最好的方法是:作出函數y=x-1的圖像,然後將x軸下方的部分進行關於x軸的對稱作圖即可;因為y=|x-1|>=0是對於任何的實數x都成立。
好了,學習函數重在理解,理解了就不難了,有不懂的問我,哈哈。
祝你好運!!!
函數的概念是給定一個數集A,假設其中的元素為x,對A中的元素x施加對應法則f,記作f(x),得到另一數集B,假設B中的元素為y,則y與x之間的等量關係可以用y=f(x)表示,函數概念含有三個要素:定義域A、值域B和對應法則f。其中核心是對應法則f,它是函數關係的本質特征。
函數,最早由中國清朝數學家李善蘭翻譯,出於其著作《代數學》。之所以這麽翻譯,他給出的原因是“凡此變數中函彼變數者,則此為彼之函數”,也即函數指一個量隨著另一個量的變化而變化,或者說一個量中包含另一個量。
函數的概念由來:
中文數學書上使用的“函數”一詞是轉譯詞。是我國清代數學家李善蘭在翻譯《代數學》(1859年)一書時,把“function”譯成“函數”的。
中國古代“函”字與“含”字通用,都有著“包含”的意思。李善蘭給出的定義是:“凡式中含天,為天之函數。”中國古代用天、地、人、物4個字來表示4個不同的未知數或變量。這個定義的含義是:“凡是公式中含有變量x,則該式子叫做x的函數。”所以“函數”是指公式裏含有變量的意思。
我們所說的方程的確切定義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但是方程一詞在我國早期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中,意思指的是包含多個未知量的聯立一次方程,即所說的線性方程組。
同時,將函數映射至一個點的函數值是一個泛函,在此是一個參數隻要是一個從向量空間至一個布於實數的體的線性轉換,上述的線性映射彼此對偶,那麽在泛函分析上,這兩者都稱作線性泛函
所有的高級語言中都有子程序這個概念,用子程序實現模塊的功能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